绿植租摆, 革命老区话红军,大别山中赏绿植
1947年,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,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。昨日,“皖鄂湘赣文化行”采访团也挺进大别山,来到了集革命老区、贫困地区、纯山区、生态示范区、生态功能区“五区”于一体的岳西县,看民俗文化,寻红色足迹,吸新鲜空气,访禅宗圣地。
民俗馆里体味农耕
岳西,位于大别山腹地,地分江淮,襟连吴楚。昨日,采访团进入岳西的**站就来到了城郊的大别山民俗馆,在里面寻找农耕时期的文明。
高高的马头墙,灰色的青瓦房,一个徽派建筑风格的展厅内,农事、纺织、教读、婚嫁、文娱五个主题一一呈现了岳西人民纯朴的农耕生活。犁、耙、蓑衣等是男人下田劳作的必备工具,辘轳、纺车、织布机则展示了农家妇女的辛勤,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,梳妆台、绣凳、摇窝,一幅居家情景浮现于眼前。劳逸结合,闲时,听一曲岳西高腔,看一出木偶戏,都可以让村民们乐上好一会。
昨日,在民俗馆里,采访团也细细聆听了一曲岳西高腔,声调高锐,人声帮和,以锣鼓伴奏的岳西高腔赢得了采访团的阵阵掌声。“岳西高腔与黄梅戏仔细听还是有一点区别的,而且多数岳西人更爱听高腔,逢年过节便搭个戏台,一起热闹一下。”岳西县委外宣办负责人储青介绍道。剪纸灯笼、养生布鞋,还有修葺故宫所用的桑皮纸,都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。采访团看着展厅里一件件民间工艺品,不禁佩服岳西人民的心灵手巧。